彰基兒童醫院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
彰基幼兒中重度病房主任
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幹事

張通銘醫師

如何透視妥瑞症與ADHD的前世今生,了解兒童的情緒問題

妥瑞症是指合併動作及聲音的Tic患者, 並且症狀持續一年以上。致病原因,過去認為與腦部基底核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有關,部分與遺傳有關。

這一類病童幼小時,常見脾氣固執,或伴有動作笨拙等協調性問題,學齡左右出現擾人的抽搐動作或聲音。然而真正的問題常不在疾病本身,較復雜的,反而是常見合併症的問題(共病問題),如上課無法專心、過動(ADHD)、學習困難、情緒管理不佳等,造成病童在課業上及人際關係上的負面影響。所以提到治療,最重要的是要了解這個症候群,尤其加強學校及家庭的諒解與支持,其次才是藥物及行為控制。

妥瑞症或較輕徵的不隨意運動(Tic)會出現不自主、反覆出現、突然及不規律的動作或聲音。常見的動作主要在頭頸部、例如眨眼、嘟嘴、聳肩、作鬼臉等,少見的一些複雜動作就可能涵蓋比較大範圍,例如坐立不安,甚至一些不雅的動作。聲音方面的症狀,較常見的是清喉嚨,乾咳等聲音。這一類症狀還有一個特點,即症狀隨生活的起伏會有波動性,遇到感冒、考試或壓力時就變明顯,放假或專心時就會減輕或消失。

由於40%至50%的妥瑞症個案會合併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,故此兩症狀常須一併治療,且疾病嚴重複雜程度遠超過單一症狀。ADHD目前研究發現跟大腦前額葉功能失調有關,也跟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有關。大部份妥瑞症的核心症狀短暫治療就會緩解,然而,ADHD的症狀若會防礙個案學習甚至干擾同學間的互動時,蘗物及行為訓練就需介入,而且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若需藥物治療時,往往會比妥瑞症需更久的時間,因此老師家長需更有耐心協助患童。

誠摯邀請您一同來聽聽張通銘醫師的精彩演講